我要服务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公共服务 » 行业资讯 » 正文

成都: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“两手抓”

日前,成都市委办公厅、市政府办公厅印发《成都市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的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。《实施方案》聚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、释放高校院所创新动能、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造、加强创新要素保障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制5个方面,提出了28项重点改革任务。该方案将如何激发各主体的创新活力?又将如何助力成都解决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不高、本地企业承接成果转化能力不足等问题?近日,相关专家接受采访,作出解读。

激发创新活力

“本次印发的《实施方案》紧贴科技创新工作实际,坚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。”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陈旭说,《实施方案》的制定旨在促进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深度融合,并以推进成都市各类创新主体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导向,探索推出一批创新举措。

成都市青白江区文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工程师钟诚认为,提高成都市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,需破除科技与经济“两张皮”现象。目前,成都市原创科技成果产业化面临工程放大、安全环保等问题,需要企业、中试平台、工程师团队协同解决。“《实施方案》提出,着力打通从原始创新突破到应用研究和产业发展的一体化路径,精准赋能‘科学家+企业家+工程师’成果转化模式。这有助于使科技成果快速在蓉落地。”他说。

同时,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《实施方案》明确支持企业参与科技创新决策,提升链主企业在产业发展规划、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参与度,并鼓励链主企业牵头梳理产业链技术需求清单,采取“揭榜挂帅”等方式开展项目攻关。“这一举措将激发更多经营主体参与创新,为科研成果提供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商业转化机会。”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李家堂说。

李家堂认为,《实施方案》中加大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对创新团队的分配奖励力度等举措,有利于释放高校院所创新动能,推动更多前沿科研项目的实施。“这对我们科研机构而言,意义重大。”他说。

此外,在激励科技人才创新方面,《实施方案》还提出将开展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,探索将职称评审权赋予领军企业、新型研发机构等用人主体。

护航成果转化

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54家、科技创新人才15万余人的成都市双流区,是创新资源的“富集地”。2023年以来,为进一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,双流区组建科技创新工作专班,建设双流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中心,打造了成都芯谷研创城、电子科大产业园等创新载体。

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上,技术经纪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“《实施方案》的出台为我们今后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。”双流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中心主任毛贵玉说。

陈旭介绍,2023年成都市积极开展“校企双进·找矿挖宝”科技成果对接活动,已组织3000余家企业走进80余家高校院所,对接挖掘成果2600余项。《实施方案》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机制方面再出新招,将建立“专家评技术、市场评价值”的第三方评价机制,并依托在蓉高校建设技术转移学院,鼓励高校院所等设立成果转移转化岗位。

日前,位于成都高新区的成都高新蜂鸟智能硬件中试平台投用,使“楼下中试楼上孵化”的场景成为现实。当前,该平台正联合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发起成立首支中试创投基金。

成都高新蜂鸟先进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柏辉说,《实施方案》明确将优化中试平台建设审批流程,构建环评、能评、安评等绿色通道。相信未来中试平台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共同推动成都市科技成果加速转化。

 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综合服务
行业资讯
 
网站首页 | 久广资本简介 | 久广科技公司介绍 | 久广公共服务平台介绍 | 服务提供商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导航 | 网站留言
 
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