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要服务
企业培训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专业服务 » 企业培训 » 正文

用木桶理论分析企业培训误区:唯有分清主次,才能各个击破

美国曾有研究机构通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后发现:68%的企业管理者认为:由于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缺乏重视,导致员工技能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,是破坏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原因;同时有过半的企业管理者进一步认为:通过有效的员工培训,明显控制了企业的用人成本、增加了企业营收。

在我国各行各业经济遍地开花的当前,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迅猛的技术变革,整个市场环境对企业的容错率下降了许多,企业管理者哪怕有一步行差踏错了,都可能面临“出局”的下场。这就意味着,提高生产率水平对当前的企业而言势在必行,而作为提升生产率的必要措施,“企业培训”的重要性也正在越来越受到重视,许多企业在培训上的投资动向也是水涨船高。

尽管企业管理者对于培训的意识已经被唤醒,且越来越清晰,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:当前我国企业培训的现状,存在的问题仍然有不少。其中最典型的认识误区,便是缺乏正确的培训理念。虽然企业培训的好处多多,但由于培训的结果并不能直接反映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上,可以说培训的好处是一个“细水长流”的过程,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展现出培训的积极作用。因此,部分企业管理者便对员工培训产生了轻视心理,不能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待培训——这种片面强调短期效应的心态,使得在许多企业内部的员工培训缺乏长期、系统的战略支持,往往流于形式。

除此之外,即使有许多企业管理者正确认识到了员工培训的积极意义,但却缺乏系统的、分层次的培训体系。身为管理者必须认识到:企业培训管理并非易事,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、企业组织机构的不同层次、对拥有不同技能、知识和能力员工,培训管理都存在不同的要求,不能一概而论。从实践方面来看,许多企业在培训过程中总是简单地对员工灌输知识、“洗脑”活动,并未对员工缺少的知识技能,也就是“短板”进行对症下药,造成培训缺乏针对性、流于形式。正因为如此,要想系统、全面地开展企业培训,企业管理者就必须满足不同阶段、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,以确保在培训上的投入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个人与组织的绩效,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。

 

5.jpg

 

“木桶理论”表明,一个企业好比一个木桶,企业的最大竞争力往往不是取决于某几个员工的超群和突出,而是取决是否存在某些突出的薄弱环节——也就是“短板定胜负”。当市场竞争不激烈时这一点恐怕还不明显,但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,某些薄弱环节的瓶颈作用就会表现得越来越突出。如果组成木桶的木板长短不一,那么要增大木桶的容量,要么是加长每一块木板;要么只加长最短的木板——很显然,第二种方法相比第一种,要经济、简单得多。企业培训的主要目的,就是找出那根“最短的木板”并将其修复,从而增强整个企业的运行能力。

有不少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,并不考虑员工实际水平的参差不齐,其培训过程就像是学校上课一样,要求死板的模式、采取僵硬的进度——而这种培训方法,事实上是上述的第一种方法,它大大增加了培训投资,却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,因为这种缺乏针对性的培训,并不能解决全部员工存在的问题,对大部分人而言甚至会带来负担。

甚至还有一些企业,将培训视为某种“福利”,以奖励的形式呈现给精英员工——这种“奖赏强者、忽视弱者”的方法,显然与“木桶理论”背道而驰,企业整体实力怎么可能提高?

根据当前商业形势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,企业应当摒弃这些在员工培训中存在的误区,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,尤其要强调“对症下药”,例如对于管理层的员工,要重视效能培训;对于基层员工,要强调实践培训;对于缺乏团队精神的员工,自然要提升团队精神培训……培训唯有提高针对性,才能够“各个击破”,人性化地解决员工个人存在的问题,从而增长企业的短板,提升企业整体员工水平。

 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综合服务
企业培训
 
网站首页 | 久广资本简介 | 久广科技公司介绍 | 久广公共服务平台介绍 | 服务提供商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导航 | 网站留言
 
在线客服